9月26日,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体系与要害配备研发及使用演示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建造60兆瓦/240兆瓦时新式储能电站1座。电站最重要的包括空气压缩子体系、蓄热子体系、储气子体系和胀大发电子体系,额外发电功率为60兆瓦,每完结一次压缩空气开释可为电网供给约24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3.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依托清华大学和佑赛科技的抢先技能,完结了要害中心设备100%国产化,项目成功研发了大滑压、宽工况的压储技能工艺,研发了习惯高寒区域的压储主机配备,打破了地上储气库和地下人工硐室协同运转的储气方式,带动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气方式的多样化开展。”项目经理郭筱说。
据了解,作为内蒙古第一批电网侧独立储能演示项目之一,化德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由三峡新动力出资建造,清华大学与佑赛科技等单位联合承建,是一种使用电网充裕电能将空气压缩贮存,在用电顶峰时开释高压空气发电,完结电能跨时段调理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能,具有成本低、零碳排放、实质安全等优势,且可通过人工储气技能(如硐室、储气罐)大幅度的进步地舆习惯性。
项目建造进程为2025年1月23日,电站完结倒送电工程,进入并网调试阶段。2025年1月26日,项目完结全容量并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座投入商运的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造过程中打破高寒区域施行工程技能瓶颈,完结地下人工硐室群开挖与地上储气设备装置。
该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公司在推进新式储能技能产业化与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方面获得要害打破,估计并网后将日发电量达4万度,年发电量将打破1320万度,足以满意约8000户普普通通的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此外,该电站还具有供给日子热水、空调供冷等多元化服务的才能,进一步显示了其在促进动力综合使用与提高民众日子品质方面的巨大潜力。